崔老師組織學生開展心理活動
學生們兩人一組參與活動
學生們參與活動
學生的涂鴉
學生的涂鴉作品
為緩解高三學生的緊張生活,4月22日,鄭州31中組織高三部分學生開展了心理疏導小活動,讓學生們在趣味的活動中放松心情,放飛夢想。
本次活動由學生自愿報名參加,心理教師崔艷具體組織開展,讓學生們以用涂鴉的方式訴說自己的心情故事。
活動一開始,崔艷老師讓班上的學生兩兩組成一組,分享自己最近的困擾、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,然后進行展示。
崔艷老師說,語言交流分享,雖然拉近了彼此的距離,但是彼此感受到的內(nèi)容,往往受到語言表達的影響,不能展示充分,或不能自由展示。因此,在下一環(huán)節(jié)中,她組織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畫筆,讓畫筆帶著自己自由自在地表達,既不用去想要表達什么,不用去想自己能表達什么,不用去考慮自己畫工如何,也不用考慮自己畫得對不對,只需拋開頭腦中的邏輯,在白紙上自由涂鴉,隨心隨性表達自己的內(nèi)心。
在老師的組織下,各組的兩位同學在一張紙上的3組畫框內(nèi)輪換涂鴉,進行交流或展示。整個繪畫過程中,同學們靜靜作畫,當一位同學繪畫時,同伴只默默地關(guān)注,嘗試去感受對方的內(nèi)心,然后輪換進行。
隨后,各組同學進行了涂鴉交流分享。同學們說,通過涂鴉,表達內(nèi)心未被看見的沖突與壓力、感受與夢想,看見或不被看見,感受到或不被感受到,內(nèi)心得到了表達,也表達了希望。
崔艷說:這是一次表達性藝術(shù)治療的嘗試。對高三學子來說,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靜下心來讓自己的潛意識帶著自己去宣泄,去創(chuàng)作,然后在意識層面去整合,去表達交流,是一次完全不同的生命歷程。當內(nèi)心的矛盾付諸于作品,當心底的情緒被看見,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療愈。同學們在涂鴉中會得到宣泄,在互動中會得到放松,在分享中提升正能量,探索內(nèi)心的世界,會在不知不覺中,促進心靈的成長。